FreeBSD的NFS配置踩坑记录

某个程序运行时候会产生大量日志文件,这些文件要保留起来供用户下载。但同时,网站本身的访问速度也很重要。

显然,我负担不起一个访问速度快,硬盘又大的服务器。为了这个功能就上 cdn 似乎也不太现实。所以,我选择了使用 NFS ,把这些文件保存到一个容量较大的服务器上。

鉴于 FreeBSD 和 Linux 的 NFS 配置过程有一些差别,而网上的资料比较少,我在这里记录一下踩坑和排查过程。

主要参考:

首先需要配置的是/etc/exports,参照文档的指示,加上一行:

1
/home/logs -alldirs 114.514.1919.810

表示将/home/logs/下的所有子目录都共享到 114.514.1919.810 这个客户端上。

再在/etc/rc.conf 中加入:

1
2
3
rpcbind_enable="YES"
nfs_server_enable="YES"
mountd_enable="YES"

启用所需的服务。

启动 nfsd:

1
service nfsd start

重载 mountd,读取配置文件:

1
service mountd reload

到之前配置的客户端上,开启 NFS 功能:

1
sysrc nfs_client_enable="YES"

挂载:

1
mount server:/home/logs /mnt

理论上到这里就可以挂载成功了,但是我却失败了:

1
mount.nfs: access denied by server while mounting

这里提示的 access denied 和用户的权限没有任何关系,是挂载的时候被 NFS 服务端拒绝。所以真正的问题是服务端配置不正确。

回到服务端,查看共享目录:

1
showmount -e 192.168.1.1

得到结果:

1
Export list for 192.168.1.1:

很明显,没有共享出去任何目录。但是,之前配置文件的语法是正确的,问题出在哪里呢?

查看系统日志:

1
cat /var/log/messages

发现了这样的记录:

1
bad exports list line '/home/logs': symbolic link in export path or statfs failed

这一段记录说明了原因,/home/logs 路径中存在软链接,所以不能共享。略加思考可以发现,和部分 Linux 发行版不同的是,在 FreeBSD 中,/home/usr/home 的软链接。

https://en.m.wikipedia.org/wiki/Home_directory

1
/home/logs -alldirs 114.514.1919.810

改为

1
/usr/home/logs -alldirs 114.514.1919.810

重载 mountd,读取配置文件:

1
service mountd reload

回到客户端上,运行:

1
mount server:/usr/home/logs /mnt

成功挂载。